行业动态

技术干货: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类问题汇总(二)

  问题31:边有一种餐厨垃圾厌氧废水产生的沼液要处理,水体质量情况如下:COD≤12000 mg/l,SS≤7000 mg/l,氨氮≤2500 mg/l,动植物油≤100 mg/l,总P≤150 mg/l,出水水质要求是COD≤500 mg/l,SS≤400 mg/l,氨氮≤35 mg/l,动植物油≤100 mg/l,总P≤8 mg/l,BOD5≤300 mg/l。现在设计院给我们的工艺是这样的: 沼液——气浮——初沉——调节池——絮凝沉淀——反硝化——硝化——内置MBR——曝气生物滤池——达标排放,请问这个工艺可行吗?还有没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这个工艺里我们实验室做过小试,在前期气浮絮凝沉淀去除SS的时候,PAC用量相当大,达到20KG/T水,药剂少了,SS絮凝不了。而且絮凝沉淀后,水中的COD大幅度降低,差不多降到2000左右,C、N比完全失调,生化系统要投加大量碳源,我想问问有么有什么办法能去除SS,又使COD不至于大幅度降低,影响后面生化反应?能不能对原水进行预曝气,经过曝气后的废水沉降性能会有改变,能不能达去除SS,又只去除少量COD的目的?

  2、投加PAC多的问题,是否你的PAC浓度低呢?能大大的提升些浓度,也或者你的PAC有效成分不高。另外可以与PAM组合投加,可能节约药剂会比较多。

  3、COD降低太多的问题,这个不难,你在真实的操作中能控制的,比如药剂投加量、原液补充等来实现。

  问题32:一种餐厨垃圾厌氧废水产生的沼液要处理,水体质量情况如下:COD≤12000 mg/l,SS≤7000 mg/l,氨氮≤2500 mg/l,动植物油≤100 mg/l,总P≤150 mg/l,,CL-≤3000 mg/l.出水水质要求是COD≤500 mg/l,SS≤400 mg/l,氨氮≤35 mg/l,动植物油≤100 mg/l,总P≤8 mg/l,BOD5≤300 mg/l。现在设计院给我们的工艺是这样的: 沼液——气浮——初沉——调节池——絮凝沉淀——反硝化——硝化——内置MBR——曝气生物滤池——达标排放,请问这个工艺可行吗?还有没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不知道水量是多少?总体看工艺问题不大。关键看物化段的去除率了,特别是氨氮部分,压力会大些。

  问题33:接到一个项目。是这样的利用猪苦胆提取胆红素,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加入HCI、NaOH。HCl用量每天约500公斤。NaOH用量约180公斤。每天约30m3水,废水中含有蛋白质、酶、Mg+等,悬浮物浓度高,废水呈棕黄色,出水呈酸性,PH值5左右,加入NaOH调至7左右,再进入污水处理系统。我今天取了个水样,COD检测下来45600mg/L,氨氮255mg/L,我看了很多关于屠宰的废水,我打算用一般常用的工艺,1调节池、2气浮池、3水解酸化、4接触氧化、5排放。我做过小试加了混凝剂和PAM后,取上清夜COD大概去除40%左右,还有2万多。排放标准是三级的,COD500以下,氨氮是40以下。这种工艺是否可行?

  1、浓度太高,估计比较难,你可以将气浮、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各段去除率累加看看,感觉出水还会在500-1000之间,不能稳定在500以下的。

  2、触氧化出水大于500,且这个浓度内有机物可生化性还可以的话,能够直接进行再次生化氧化来逐步降低COD的。

  问题34:我厂生产水性涂料,每天2吨废水,cod=25000mg/l 主要含颜料、粉末状物质,水体浑浊,之前直接外包处理,但费用太昂贵,请问可以用什么工艺处理?

  (1)此类废水很难处理,可生化性差,通过物化沉淀后污泥也要处理费且需要专人操作。所议,综合费用比起来不见得不现在委托外部便宜的。

  (2)一般来说的工艺是物化沉淀+芬顿法+物化沉淀。生化法是否使用取决于各段可生化性数据。

  (3)另外你水量不大,如何与生活垃圾污水一起处理,有稀释效果的话也能更加进一步降低出水浓度, 但关键也要看政府会要求你多大的出水标准了,如果排市政管网,一般COD不高于500PPM。

  问题35:处理的废水为磷化、电泳、喷漆、含油废水,进水BOD为1500mg/l左右,排水是三级标准,工艺是物化+水解酸化+DAT-IAT池,下面附上局部设计图纸,图纸上水解酸化池和DAT池是联通的,水解酸化为厌氧池,DAT池为连续曝气池,这样设计可以吗?不影响出水吗?

  问题36:SBR处理工艺,TP不达标,进行后置化学除磷改造,由于SBR的出水都是间歇性的,反应器和沉淀池的停留时间该如何来确定?

  如果想连续处理,反应池前面可以加一个调节池,连续运行的话,反应池和沉淀池可以小一些。

  问题37:西南这边农村里的生活污水,规模30立方米到300立方米的一天处理量,用什么工艺比较好,出水一级B,考虑景观化,工艺简单,控制简单?

  可以考虑地埋式的生化处理工艺(生物接触氧化法),由于是地埋式的,不会影响景观,且投资比较节约。运行操作简单。

  (1)该类废水属于难降解类工业废水,氨氮和色度是其去除的难点,传统工艺也有一定效果,但处理还是有难度的。

  (2)一般可以通过AO工艺后置活性炭吸附来进行工艺设置。即水解,缺氧,好氧+活性炭吸附。当然,有条件的,水解前可以加混凝沉淀来通过物理化学法先去除一部分。

  问题39:我厂原为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生活垃圾污水,因生物接触氧化池填料损坏脱落严重,后拆除填料改为活性污泥法。目前运行了1个月的样子,出水基本能合格。但最近10天,二沉池有大量浮泥,污泥沉降比上升到80-90%。请问是什么原因造成SV30高(镜检没有发现丝状菌),我应该如何对工艺运行方式进行调整?在原有的基础上将生物接触工艺更改为活性污泥法工艺是否以能达到稳定运行的硬件要求?

  (1)进水有机物浓度升高,伴随活性污泥量也跟着大幅升高导致SV30升高明显(能够最终靠食微比的近期波动来判断)

  (2)进水含有大量的SS,在前段物化段没有被处理掉,流入到了生化池。(如果出水混浊,进水确实可以发现大量SS流入的话,则可以判断确定)

  (3)没有排泥或排泥太少导致MLSS逐渐升高,到达二沉池的污泥因为没有及时排出或回流,导致缺氧而使大量污泥上浮(可以根据MLSS值来判断,一般超过5000就有点高了,到了8000 以上就会形成问题了)

  (4)曝气不足,导致污泥缺氧,污泥在二沉池上浮(二沉池溶解氧来判断)。 另外,由于你是改造的系统,接触氧化池可以不要二沉池回流,但是,活性污泥法是必须要回流的,这个回流量和接触氧化法的回流量相比要大,所以,如果你原来的接触氧化法有二沉池回流,也要看看回流流量是否足够。

  (5)至于改造能否达到稳定运行的硬件要求,主要是接触氧化法处理效率较活性污泥法,在同样池体容积情况下要高,所以改造的话,如果目前进水较原来量低或浓度低的话,应该没问题,否则处理效率就比较困难了。

  问题40:我们新建了一个污水处理站,主要是处理化学合成药和制剂废水的,工艺是: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气浮池——出水。您给看看这个工艺怎么样?我怎么老感觉把气浮给放到最后有些不妥呢?

  (1)制药废水一般都含有难降解或抑制物质,就工艺来说选用水解酸化和接触氧化法还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直排(直接向水体排放而不是入市政污水厂),则达标排放压力还是有的。

  (3)如果能够将厂区的生活垃圾污水引入,那么,工业废水处理效率,稳定性将可以有所提高。 [MARK][MOREPAGE][/MOREPAGE][/MARK]

  问题41:水量不大,但是COD比较高,一般不稀释的有10000以上,但是池属于活性污泥池,为什么没有污泥回流这工艺? 另外,我觉得填料真的容易打结,不怎么好。

  1、如果没有污泥回流的话,填料还是不能拿掉的。 主要还是生物膜没有形成好,多余营养在池体内,进一步为活性污泥提供了食料 可以提高进水流量,降低待处理废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有利于膜的形成,从而竞争过活性污泥。 同时,才形成的活性污泥可以迅速流出池外,避免迅速增殖。

  2、没有污泥回流的话 就是接触氧化池,你还没有培养好,所以,还有活性污泥,正常后,活性污泥会因为没有回流而不能优势生长,自然也就不会出现溜出去后,出水浑浊了。

  问题42:有关于太阳纸业、APP造纸行业或者晨明纸业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吗?

  造纸废水的话,主要体现在水量,悬浮物多,所以通常在工艺上需要有物化段来去除悬浮颗粒(纸浆和碳酸钙颗粒),后段的话一般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

  问题43:对于设置3个区的CASS系统,也有人把预反应区叫做预曝气区。想问的是预反应区的曝气量与主反应区的比起来,该控制在多少。

  曝气并无区别。控制在2.5左右即可。所谓的兼氧区,主要为后面的主反应区配水稳定,当然,如果对脱氮要求高的,可以减低DO,利用其进行反硝化。

  问题44:化工废水 工艺是UASB+氧化槽, UASB出水1200mg/l左右,由于氧化槽曝气管堵塞所以曝气非常小这情况差不多一个月了期间没停水 后来曝气管道改造后 氧化槽一直加营养加大粪,但是半个来月了,情况没好转,出水1100 mg/l多,现在想加污泥进去,如果不停水的话能挂好膜吗,应该怎么挂呢?

  1、控制好条件,自然可以顺利挂膜。曝气需要均匀,曝气开太大了,否则冲刷厉害,无法有效挂膜的。挂膜需要时间的,也不好太急了。

  问题46:若生物池碳源不足加什么碳源啊,一般来说为了提高BOD/TKN值,宜投加甲醇,而为提高BOD/TP则宜投加乙酸这样的低级脂肪酸,低级脂肪酸还有哪几种?甲醇类的还有哪几种?那种更经济啊?倒置A2O工艺。

  1、提高碳源主要是运行费用问题,如果你处理水量不大还好,否则费用很可观的。 一般能够提高水量的话,是最好的,但是,调试的时候通常水量不足。

  2、为此需要预测你的进水量后续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趋势,而后来进行碳源追加。 比如说,你预计1年后才会达到设计负荷的50%,现在才10%的话,那么你不需要把活性污泥浓度控制太高,否则,为了维持就会投加很多碳源,这个没有实际意义了。 所以碳源投加多少根据你的进水负荷趋势来决定,等到水量上来了,再慢慢提高活性污泥浓度即可,这样也就比较合理了。

  3、至于什么碳源最好,我觉得:生活污水的引入;甲醇;面粉;糖 。至于你说的乙酸,恐怕投加不太方便。

  1、除了根据进水有机物浓度来看,氨氮处理很难外,其他问题不大,绿化回用的话由于不是重金属废水,事故风险压力也不大。

  问题48:1、为什么不同工艺选用的污泥负荷数据相差那么大,比如传统活性污泥法和氧化沟的差异就达到几倍? 2、同一种工艺的规范上可选用的污泥负荷(或容积负荷)的范围也是相当大,比如《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技术规程》中,填料容积负荷为0.5~3KgBOD/m3填料?天,如何选择更准确呢?3、在您的部分问题解答中,一般都要求F/M控制在0.2较为合适,但是有的工艺的F/M要求是达不到这个值的,该如何控制? 4、接触氧化法的污泥负荷取多大较为合适呢?

  1、这个主要受到工艺不同所致,一般作为生化系统来说,前段的要负荷高些,后段直接对排放水负责,所以要低些。 氧化沟的话,通常首端到末端的行程长,所以可以做到低负荷运行,且其出水通常可以直接排放的。活性污泥法就需要二沉池沉淀,所以可以负荷高些。 另外,还有是否需要脱氮除磷的问题,如果有这个要求就要控制负荷低些的。

  2、这个是动态的过程,不要把它理解为规定不变的,比如说,你的排放水标准要求不高的,那么负荷可以放大些,反过来,本身金属浓度就不低,那么就需要低负荷了。主要看去除率是否可以满足排放水的标准要求。

  3、达不到,如果是偏低,那对系统来说没有太多坏处的,反而可以更加好的确保排放水达标,如果太高的话,出了提高污泥浓度外,只能通过工艺流程增加承受负荷的设施了。

  问题49:我刚接触一个关于再生塑料颗粒废水的项目,它是废塑料原料在清洗过程产生的洗清废水,COD6000 mg/l,SS900 mg/l,氨氮50 mg/l,这种类型的废水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好氧可行不,最主要的是这股水需要回用,我想再加砂滤和消毒这两个,可否达到要求?这类废水处理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吗?这种废水达到回用的吨水价位大概在什么范围?

  1、工艺是否可行要看混凝沉淀可以去除多少污染物了,这是基于混凝沉淀后的污染物进入后段生化系统的负荷来说的。

  2、回用也要看你对回用水的要求,如果要求高,你的砂率就不够的,可能还要上膜过滤的。

  问题54:我们新建了一个污水处理站,主要是处理化学合成药和制剂废水的,工艺是: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气浮池——出水。您给看看这个工艺怎么样?我怎么老感觉把气浮给放到最后有些不妥呢?

  1、制药废水一般都含有难降解或抑制物质,就你的工艺来说选用水解酸化和接触氧化法还是能的,但是,如果是直排(直接向水体排放而不是入市政污水厂),则达标排放压力还是有的。

  3、若能够将厂区的生活垃圾污水引入,那么,你的工业废污水处理效率,稳定性将可以有所提高。

  问题50:本人目前遇到一个废水,属餐厨垃圾IC厌氧消化后的出水,300立方每天,水质COD为15000mg/L,由于经过IC反应器后,废水中可生化成分很少,为提高该废水的可生化性,目前我们从催化氧化和臭氧中做选择,但两者的投资都不低。为了后期处理能够达到综合排放三级标准,请您指点,能否提供几个可提高生化性的工艺。

  餐厨垃圾厌氧后生化性是否变差,您可再确认下,具体差到什么程度,个人认为,由于餐厨垃圾中没有工业废水成分,生化性经过厌氧后也不会差到哪里的。倒是15000PPM的COD浓度较高,如果可以稀释下再处理,我想不一定要上提高生化性的预处理设施的。

  问题51:(1)垃圾渗滤液处理中,前段预处理有什么比较好的除SS及杂质的工艺,我现在所在的一个项目用的是平流沉沙池,效果并不好,用旋流沉沙池或曝气沉沙池怎么样?好氧池出水有很多纤维、塑料等物 质,严重影响了后续的膜处理系统; (2)产量达不到设计值,设计值250t/d,目前运行是9t/h,若提高到10t/h,好氧系统就会马上变黑,好氧池出水COD能够达标,但是氨氮会达到上百,试了很多次都不能解决达产问题。 (3)垃圾渗滤液中好氧池MLSS有没有控制范围?目前我们的进水COD在45000mg/L,好氧池出水一般在1000mg/L左右。

  曝气沉砂池由于有预爆气功能,可以降低因为你进水增加出水发黑的问题。但就你的系统COD去除率也有98%了,应该效果可以,将出水COD=1000再降低的话,可能需要增加进一步处理的设备了。氨氮的问题,在你改善曝气后也应该有所提高其去除率的。

  问题52:1、最近有一个棉籽油 粮油废水,COD高时 可达到10万以上,请问采用什么工艺比较合适?2、用硫酸调节PH时,若用铁加药罐用玻璃钢做防腐合适吗?

  1、十万的浓度如果没有预处理是不行的,需要物化法进行预处理,并通过小实验验证。

  问题53:我想问下城市生活垃圾污水采用SBR工艺,现在进水COD250mg/L左右,氨氮80-90mg/L,现在出水氨氮很难维持到8mg/L以内,进满水曝气2小时,现在给降低负荷和延长曝气时间也不见效果,请问下有什么好强化措施,或者升级改造的话,前面可以采用什么工艺来降低进水氨氮的浓度?

  大水量处理时,你目前的氨氮去去除率确实到不了8mg/L以下。只是去除率上来后是否pH值降低明显,如果是的话,就要加以提高。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氨氮去除率。

  仅UASB还不够的,前到要有物化工艺进行粗大颗粒的去除,USAB出水还会比较高,后段再加接触氧化法就比较保险了,只要进水浓度不要太高,比如COD超过5000,那么,一般来说出水还是能保证的。

  问题55:现有一印染污水项目,水量为4000t/d,原采用气浮(加PAC/PAM)——水解——接触好氧——二沉——外排 工艺,水解HRT12h,好氧HRT24h,原水COD2000-2500 mg/l左右,气浮出水COD1500 mg/l左右,二沉出水COD600-800 mg/l(出水标准为COD500 mg/l),我们接手以后,加大气浮加药量,气浮出水COD降至1200 mg/l左右,将接触好氧改为活性污泥工艺,污泥回流至水解前段及后段,经过二十几天后,SVI上升至20%左右,但生化池污泥上清液为绿色,二沉池出水COD升至800-1000,生化去除率大幅度的降低,出水超标,镜检已无法观察到原生动物。不知问题出在哪里?我想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1气浮泥水分离效果较差(刚刚维修好),大量物化污泥流至生化池,物化污泥循环导致好氧效果变差;2气浮PAC原料为废酸之类物质,量大对生化产生不利影响;3氧气仍不够,好氧DO1-2mg/L;4水解设计有问题,水解池无法排泥;5污泥回流不对,应回至好氧首端;6、水中有毒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太高,微生物没办法生存,但DO又不高,也矛盾,请帮忙分析下。

  1、改为活性污泥后,二沉池污泥回流到了水解酸化池,这样改变后,水解酸化池的去除率或作用是否恶化,要关注下,因为好氧出水恶化和进水恶化也相关。

  2、系统大幅改变工艺后,微生物有适应和调整过程,这个期间,出水就可能会波动了。

  问题56:关于屠宰废水的处理: 是肉年屠宰厂(不涉及加工)废水,包含部分生活水,冲洗水,水量2000方每天,COD1750mg/l,BOD5 970mg/l,SS 800mg/l,动植物油191 mg/l,氨氮50 mg/l, 排放标准:COD 80 mg/l、BOD 30 mg/l、SS 60 mg/l、油 15 mg/l、氨氮 15 mg/l。 初步的工艺确定,求指教:进水——粗格栅——细格栅/旋转格栅/旋转筛网——隔油沉淀——调节池——混凝气浮——水解酸化——CASS或SBR——消毒——出水。 问题:一、粗格栅后选择什么较好? 二、隔油沉淀和气浮有必要同时存在没? 三、调节池的位置用不用在气浮后水解前?调节池用不用曝气? 四、气浮采用什么方式比较好,现在有说采用溶气、涡凹、浅层、组合气浮的,具体那个比较好呢?能否说明下原因?据说加压溶气易堵且适合水量小? 五、关于吉林省温度较低,这方面怎么考虑?低温对氨氮去除影响应该挺大的吧? 六、CASS与SBR有啥区别啊,采用那个较好?设计时是还是都应该两池并联?能否重点答下气浮工艺的选择?

  5、气温和水温有区别,重点看水温。温度影响时,设计负荷小些,停滞时间长些。

  6、依据自己投资、场地、主要污染物去除对象等因素确定,你做双池的话就是并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