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大美汾河 玉带飘飘映出幸福生活

  太原市汾河景区晋阳桥段,湛蓝的天空朵朵白云飘过,汾河水在阳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两岸树木倒映水中更显婆娑袅娜。

  两年前,习专程来到汾河太原城区晋阳桥段,视察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和城市环境建设情况。

  两年后,在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人员日”期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助力山西全方位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按照省科协“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科技工作人员重走习视察山西之路”系列活动的安排部署,太原市科协组织全市科技工作人员代表共聚汾河晋阳桥段,开展“重走领袖视察之路”活动。

  两年来,习在山西视察时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激励着全省干部群众感恩奋进,他们在重温嘱托中汲取强大力量,转化为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动力,汾河得到了切实保护治理 ,再现了古晋阳汾河晚渡的美景,让一泓清水入黄河。

  在距汾河源头约20公里的宁武县头出水口,黄河水在此汇入汾河。把黄河水引入到汾河水后,无论是对沿线植被、土壤的滋养,还是各个调蓄水库对气候的调节,发挥了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

  “引黄工程向汾河生态补水线公里输水到引黄工程连接段再进入汾河水库,随后汇入汾河。引黄工程2020年供水量创下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全年向汾河实施生态补水3.38亿立方米。”汾河水库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博告诉记者。

  引黄工程除了向汾河实施生态补水外,其主要肩负着向太原、大同、朔州等重要城市提供生产、生活原水的任务。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原水质量,自2003年引黄工程正式投运以来,黄河万家寨水务集团就对引黄供水区域原水水质进行连续跟踪监测。目前已形成了涵盖引黄供水的区域,包括万家寨水库及其上游、汾河81km天然河道干流及各主要支流、汾河水库、北干各个水库、各出水口的水质监测网络。

  将汾河水样放入样品架,设置好程序,机器开始自动运转……在山西万家寨水控水资源有限公司检验测试分公司的气相/离子色谱分析室里,检验员正在对汾河水样进行检测。

  “水质检测的新方法大体上分为理化分析和仪器分析,理化分析主要有重量和滴定分析法,仪器分析主要有光学、电化学分析法、色谱法等。我们日常的饮用水,必须要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范要求,其中包含了微生物指标,毒理指标,化学指标等。”副总经理郝斌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引黄汾河沿线个水质检测站点,分别是26个基本站(每个月检测)、13个专用站(每年检测两次)、4个辅助站(3、5、8、10月进行仔细的检测)。水质检测站点的设立,对水质好坏、有无污染、整体水源做到了了如指掌。

  由于历史原因,汾河水一度受到严重污染。为实现汾河“水质好起来”的目标,我省把抓好河湖长制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抓手。

  我省积极推行河长制,加强巡河队伍建设,不断的提高巡河队伍的能力和水平。采取超常举措,引入无人机巡河、AR技术和“互联网+智慧巡河”模式,使巡河员足不出户就可实时掌握河道状况,第一时间发现河湖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同时,河长制各成员单位加强河道实时监测等数据信息共享,巡河员利用手机领取“工单”进行日常巡河,切实提高巡河效率。

  为加快推进河湖长制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我省按照打造“智慧河湖长”工作要求,开发建设了全省河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省建平台、三级应用”的运作方式,将日常巡河湖、问题督办、情况通报、责任落实、管理统计分析等纳入信息化平台管理,基本实现了河道管理信息静态展现、动态管理、常态跟踪,为落实河湖长制工作的目标管理、任务督办、绩效考核搭建了平台,初步构建了“大数据+河湖长制”管理新模式。

  汾河流域的水质得到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的生态治理,汾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全面好转。流入汾河的城市污水治理也是重点治理对象。为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太原市通过雨污分流、截污纳管、九河治理、污水处理厂的新建扩建和提质增量,汾河断面达标的问题得到解决。

  目前,太原市建成区7座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达127万吨/日,超过了每日约106万吨的实际污水量,实现了城市污水的全收集全处理。

  太原市汾东污水处理厂目前每日处理污水的能力达到35万吨,是太原市处理顶级规模的污水处理厂。近日,记者来到汾东污水处理厂,解密城市污水如何变清流。

  “处理生活垃圾污水,我们这里主要有预处理段、生物处理段、深度处理段。”该厂净化车间主任张国明介绍,污水进入厂区后首先会在预处理区进行物理处理,通过粗、细格栅池和曝气沉砂池将水中的杂物进行过滤和沉淀,水中的颗粒物能大幅减少。

  在曝气沉砂池旁,净化车间一部副主任牛兆坤蹲在观察口检查池底的积砂情况,看水流能否顺利排出。此时,汾东污水处理厂的中央控制室的工作人员也在实时监控,大屏幕对各个车间、设备无死角直播,如遇上问题,工作人员会进行一定操作。

  “一期二步建设工程对污水处理采用了MBR膜工艺处理技术,是生物处理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技术,取代了传统工艺中的二沉池,它可以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直接用的稳定中水。又可在生物池内维持高浓度的微生物量,工艺剩余污泥少,极有效地去除氨氮,出水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出水中细菌和病毒被大幅度去除,能耗低,占地面积小。”张国明说。

  从污水进厂,到清水流出,这样的一个过程仅仅需要20个小时左右。在污水处理的最后一道工序——出水口,一泓清水奔腾而出,排入潇河,随即进入汾河。

  盛夏的太原汾河湿地公园柴村桥段,省摄影家协会理事张向东用相机,正在拍摄几十只苍鹭成群结队觅食、嬉戏的画面。

  静静流淌的汾河水面宽阔、水质清澈,一群饱餐之后的苍鹭错落有致站在树梢上,它们时而展翅翱翔,时而低头嬉戏,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景观。

  汾河四期景区,北起上兰汾河漫水桥,南至柴村桥北500米,长约10公里。这里地处太原市北面,生态基底良好,是结合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地理地貌和优质的水资源而打造的人工湿地。四期工程全面贯彻“坚持节约、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的方针,融入了路侧截水、下沉式生态积水、微地型渗水、园路透水铺装等水弹性城市建设理念,其中的科技元素可不少。

  “汾河生态修复治理四期工程是太原市委、市政府牢记领袖殷殷嘱托,认真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四治’一体推进,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的生动实践;是认真践行习‘让山西的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 太原市汾河景区管委会宣传科科长郭凡说。

  如今,整个汾河景区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各类树木花卉230余种,165种鸟类栖息,成为展现文明和谐自然之美、大气灵动现代之美、古今交融人文之美的城市生态带、景观带、文化带、形象带。

  2020年5月,习在山西考察时强调:“要切实保护好、治理好汾河,再现古晋阳汾河晚渡的美景,让一泓清水入黄河。”

  经过精心选址、设计、建造,汾河景区精心缔造出又一亮点——汾河晚渡。每逢傍晚,市民结伴而来,有的架起相机拍照留念,有的支起画板描绘美景,有的携手而坐欣赏夕阳……“这里的水面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水上比赛、训练场地,岸对面就是太原古县城,这儿是远离喧闹的都市,坐观夕阳西下的最佳观赏地。”汾河景区讲解员告诉记者。

  夜,渐深,灯,点亮。一盏、两盏、十盏、百盏……绿的、红的、黄的、紫的,晋阳桥上的灯亮了,星星点点,时明时暗,宛如灯带,又似彩虹,点缀了桥体,点缀了夜空,点缀了太原市民的幸福生活。记者 田勇 毛应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