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药机

湖北→重庆它明年建成


来源:开云棋牌手机版    发布时间:2024-07-25 10:09:35

  重黔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规划厦渝主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线座车站:重庆、重庆东、巴南、南川北、水江北、武隆南、彭水南、黔江,正线千米。

  其中由中铁七局承建的重黔铁路站前8标工程主要位于重庆市武隆区,线千米,目前标段全线正以高铁铺轨节点为目标奋勇推进。

  重黔铁路预计2025年建成通车,届时将填补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高铁空白,实现重庆主城与黔江1小时的高铁连接。

  同时,作为厦渝主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重黔铁路开通后,与已建成投用的黔张常铁路串联并网,湖北人可在恩施咸丰、来凤两地上车,直达重庆。

  中铁七局重黔铁路站前8标一工区工程主要包含石梁河双线月贯通)、白木沟双线月贯通)、陈家院子隧道(2023年11月贯通)和40.4米长区间路基,桥隧占比达99%,当前管段内正进行附属工程施工。

  白木沟双线日,走进陈家院子隧道施工现场,极目新闻记者看到,隧道洞内中心水沟、调平层、水沟电缆槽等已完成,正在进行盖板铺设和隧道冲洗工作;在石梁河双线特大桥和白木沟双线特大桥现场,两座高空中的大桥连接两侧隧道,桥下栅栏及绿化、边坡防护等正有序施工……

  “我们计划本月底对4981.11米长的任务段开始无砟道床施工,为今年11月高铁铺轨节点打好基础。”中铁七局重黔铁路站前8标一工区项目负责人张赛说。

  无砟轨道是指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基础来取代散粒碎石道床的轨道结构,本线路采用CTR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其特点具有平顺性好、常规使用的寿命长、维修工作少等特点,可保证列车运行时速达350千米以上。因此是高铁建设中要求最为严格、精度控制较高的环节。

  在此之前,该工区项目团队对无砟道床前置工作进行了两轮敲击、销缺和销号的任务,并将隧道、桥梁、路基水沟电缆槽内的杂物清洗整理干净。同时,为保证后续工作稳步推进工区还提前组织技术人员前往无砟轨道工点进行了培训并实操。

  “重黔铁路作为重庆地区设计时速350千米的高铁,周边群山环绕相连,技术方面的要求高。”张赛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根据无砟轨道实施工程技术规程及渝黔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下发的无砟轨道实施工程技术标准,团队制定了专项实施工程的方案,确定施工准备、清理放样、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分块浇筑、覆盖养生等6道工序,以保证实施工程质量,团队还将精心组织施工力量,按照计划节点推进。

  全长936.05米的石梁河双线特大桥是标段重点工程,连接陈家院子隧道和桂花园隧道。

  当日,站在石梁河双线特大桥下方,从地面往大桥主体仰视,整座大桥跨立在高山峡谷中,气势恢宏。

  作为大桥全线米,建成后从地面到桥面高度为129.635米,相当于44层楼高。

  2023年8月,4号墩T构连续梁合龙。来自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建设管理部的贺电提到,该桥是目前国内在建高铁中高度、跨度综合指标最高的T构连续梁。

  “该桥上跨包茂高速、G353国道、S411省道和石梁河,桥墩单跨度达到120米,施工安全风险极高。”一工区项目总工单云浩介绍,为避开地形及地物控制因素,该桥共有17个桥墩和2个桥台,在主跨设计中采用2×120米T形结构,在桥墩基础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主要是采用了“冲击钻+旋挖钻”配套施工工法,克服了复杂地质桩基成孔难题,墩身施工采用了目前国内先进的液压爬模技术和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桥梁实施工程采用连续梁悬臂挂篮现浇工法,共35个节段,最大节段断面129.97平方米,最大挂篮施工达391.19吨。为确保大跨度桥梁实施工程质量,项目使用240米长距离穿束设备和自动张拉压浆设备,确保了桥梁的顺利贯通。

  此外,石梁河双线号墩及桥梁部分需要灌注混凝土19752立方米,相当于硬化10厘米厚的足球场30个,使用钢筋3303吨,相当于56节火车皮装运量。

  “施工期间,我们采用BIM技术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准确掌握桥墩施工每一模的钢筋数量及混凝土方量,为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的质量控制、工艺优化提供技术保障,确保工程一次成优。”单云浩告诉极目新闻记者。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开工以来,该工区创建了“虹越”创新工作室,有13名成员,内设3个工作组(优化创新组、科技攻关组、质量保证组),秉持“立足实践、自主创新、提升技术、成就人才”理念,沿承“追求卓越、提升自我、带动辐射”工作方向,为项目生产创优增效。

  张赛说,“虹越”创新工作室通过每月召开科研创新工作会的方式,由各工点技术员汇报所管工点科研课题进展情况及需要合力解决的问题,项目总工程师根据所反映的情况做统筹安排,以此提升各个技术员总结问题的能力。

  其中,《高墩大跨桥梁施工全套工艺流程智能监测系统》《高墩大跨T构桥梁温度场分布分析及温度效应操控方法》等发明专利在石梁河双线特大桥、白木沟双线特大桥施工现场应用。

  此外,工作室运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助推传统施工生产技术实现新突破:通过计算布置测温系统远程实时监控混凝土温度,并根据温差自动调节水流实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智能化;通过信息化平台建立桥梁建筑信息,在桥梁挂篮、移动模架等施工设施设备布设监测监控系统,进行桥梁本身碰撞分析,及桥梁与设施设备施工全套工艺流程干扰分析,实时监控监测其安全状态,收集桥梁数据信息,实现施工生产控制信息化。

  工区团队通过与建筑设计企业、高校联合建立了科研协同机制,为创新工作室提供完备的创新攻关条件,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目前,“虹越”创新工作室申报的《高速铁路高墩大跨T构桥梁实施工程关键技术》《基于BIM技术的移动模架简支梁施工智能监测技术》两个课题,分别获得中铁七局集团评定的一、二等奖;取得9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发明专利、1项海外专利;获得3项省级工法、1项省级优秀QC一类成果等。在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铁路信誉评价中,中铁七局重黔铁路站前8标连续获得3次A级及以上成绩。

  2024年1月,中铁七局重黔铁路站前8标项目部被中国铁路工会渝万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委员会授予2023年铁路建设项目劳动竞赛先进集体称号。

  在一工区,全长3440米的陈家院子隧道为双线单洞隧道,隧道出口弃渣场位于重庆市武隆区白马镇灵山村,所处山势陡峭、沟深林密,沿线居民散居,既有村道狭窄,前期无法保障施工车辆安全通行,而且改路拆迁工作量极大。

  值得一提的是,陈家院子隧道出口弃渣场临近白木沟,为防止雨水冲刷、漫流污染河沟,现场及时采用密目网对已成型的临时边坡进行覆盖,设置临时排水沟、消能池等设施,与渣场排水沟联通,经沉淀处置后再排放入自然沟。同时,隧道洞口配置污水处理设备,将生产和生活废水进行重新分解,由排水沟汇集,经沉淀后循环用于日常施工便道降尘。

  注重事前预控,狠抓方案交底落实。弃渣场工程施工前,项目组织编制切实可行的专项方案并依规定程序报批,依据批准的方案编制专项交底,采用二维码、PPT等形式,对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详细交底,明确了施工作业顺序、质量安全及环水保卡控要点,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实行闭合管理。

  最大程度保护边坡环境。现场坚持一级边坡完成后、绿化就跟进一级,完工后再进行绿化的工艺,减少水土流失。

  张赛说,在管段高墩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利用既有的液压爬模平台,项目部积极引入智能喷淋养护系统,“和传统人工养护方法相比,不仅施工安全,而且墩身养护方面更高效节水,还能保证质量,接下来我们将以绿色施工理念贯彻到项目最后,打造绿色生态高铁项目。”